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新闻详情 < 返回
印尼归侨梁国民:推动同安竹坝农场发展 促进厦印联会为侨服务

发布时间:2019/07/12作者:口述:梁国民来源:点击量:8379鹭风报1422期04版 人物

  梁国民,厦门竹坝华侨农场原场长。1950年在印度尼西亚邦加出生,1960年随家人回国到竹坝,1968年从农业中学毕业,在竹坝小学任教,1985年任农场党委代理书记,1986年到1998年任农场场长。其后任同安区侨联主席,兼任厦门人大侨委副主任、厦门市侨联副主席。现为厦门印联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

       自10岁时从印尼归国,到如今年近七旬,梁国民的大半辈子都和一个地方分不开,那便是位于同安的竹坝华侨农场。少年时在这里接受教育,青年时从这里入伍,退伍后又回到这里,梁国民注定和这个住着2000名归侨的地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为这个农场的发展以及归侨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努力打拼着。

04-2.JPG梁国民在厦门接受中国华侨出版社采访


回归祖国

  上世纪30年代,父亲被当猪仔卖到了印尼邦加当矿工,母亲则是出生在印尼的华裔。父亲去世后,一家人就靠在矿上做工的大哥过日子。

       1960年我10岁时,祖国派船接我们回国。还记得,我们一船3000多人抵达广州三元里码头时,岸上人潮涌动,鼓乐喧天,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进了广州城,繁华热闹的都市,更让我觉得新鲜、好玩。可热闹的日子只有短短一个多月,我们就被送到了三面环山的厦门竹坝农场。

  那时,周围似乎一下子安静了,而生活也变得十分艰苦。5家人挤在一幢5间房的小楼里,没有厨房,大家只能在厅里煮饭,白墙很快被熏黑。那时正是3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人民都在饿肚子。而我们从国外带回来的金器、自行车、缝纫机等也全都变卖了买食物。身边的归侨家庭也和我们差不多。

  到竹坝后,我进入竹坝小学读书。其实,所谓的学校是向农村借的牛舍。小学毕业后,农场里动员我们读刚创办的农业中学。当时正好农场开始大量种植龙眼,这里也就成了我们的实践基地,半农半读,每天上课之余都要抬水浇灌龙眼树,学种蔬菜粮食。

  接着“文化大革命”来了,学校基本停课。到了1968年,18岁的我被调到竹坝的学校当小学老师,除了教一年级的小学生,还要在课余带中学生参加劳动。

  一年后,我如愿参军,不久被调入团部宣传队。我们编排的节目在部队汇演中多次得奖,所以我一直到1977年才退伍。因为全团只有我一个归侨,所以大家都很照顾我。那时,我还担任文艺班的班长,所以直到现在,还有很多战友打电话来农场找“梁班长”。


年轻的场长

  当了8年兵,退伍回到到竹坝后,又被安排回到学校教书。

  1980年,农场要调我到场部上班,我只好放弃教职,从头开始学做人事工作,负责农场里1000多名职工的人事、档案、工资等。一两年间,我先后担任了农场的团委书记、党委委员、人事股长。   

       1984年,农场在同安城里成立农工商联合公司,我被任命为经理。当时,由于我们的服务周到,同安人购物都首选“农工商”。1985年,福建省侨办党组任命我为农场代理党委书记。我从来没有做过领导,只好刻苦学,每天加班加点看文件,写心得,作报告。

  1986年底,我被任命为场长。一开始,我觉得这次任命担子太重,于是到省侨办要求领导收回成命。但当时省侨办人事处领导对我说:“让你当领导,你就不能为个人、家庭考虑,凡事要为归侨着想、为竹坝着想。”从此,这句话一直鼓励着我。

       竹坝农场安置了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归侨,其海外亲属遍布世界各地,大家都称之为“小联合国”。因此,在这里当场长,真是不容易。农场不仅要完成企业职能,向政府交税,负责职工的生、老、病、死;还要履行政府职能,安置归难侨,办学校、医疗所等。而农场的一举一动,在海外的影响也很大。


改善农场经济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场的职工种植的作物大多品种单一,收成有限,收入也有限。为此,我打算引导职工改变耕作方式,通过种植多种经济作物来增加收入。起初大家并不支持我的想法。于是,我从农场中找出一些有文化的年轻人,到外地学习取经。要让这些年轻人带动大家,得先给他们提供保障。给他们三、五亩田,让他们实验,当时承包一亩要300元,如果他们种植的收成不好,失败了,就免交。结果当年收成就很好,一亩收成几千元,甚至超过一万元。看到种植经济作物收成很好,大家都接受了我的想法。后来,农场成立了农科站辅导农户,指导他们种植,很多农户第一年的收入就多了好几倍。

  当时农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3万多株龙眼,但由于种植技术落后,这些果树存在不挂果或者落果等问题。于是,我请来莆田的农业专家给职工讲课、培训,并把龙眼承包给农场职工。在专家的指导下,承包的第一年,龙眼便大丰收。

  上世纪90年代前期,竹坝农场通往同安县城的路还是一条土路。正是这条土路,阻碍了竹坝农场的经济发展,也影响职工群众的生活。一次招商引资的失败经历,让我迫切要将这条土路变成水泥路。当时,有个日本商人想来农场建一个萝卜加工厂,我用农场的丰田小汽车载着他在农场考察。这个日本商人告诉我,他什么都很满意,就是道路太差,坐着丰田车就像骑马。后来这笔投资没谈成。我意识到,要致富先修路。

       于是,我向厦门市侨联、致公党等提议,为华侨农场办实事,将修路作为政协提案提交了上去,时任市政协主席蔡望怀看到提案也非常有感触,还专门前来调研。这个提案作为当年的3个主要提案之一,提交到市政府,再经时任市长洪永世批示交给当时的交通委去办理。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通路时的情形,附近所有村子都敲锣打鼓放鞭炮,很多村民都流泪了,他们很清楚这条10公里长的水泥路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这条新路对于五显镇以及农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种蔬菜的农户受益更多,随着这条路的通车,附近的蔬菜基地越做越大。公交也通了,村民出行也方便了,投资的也来了,一条路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也拉动了经济的发展。


不忘竹坝

  上世纪90年代初,农场的效益好,年年都有赢利。收入高了,职工的生活、福利就有了保障。而我也先后谢绝了被调往福建省侨办华侨企业总公司、厦门华侨企业公司等单位,只是一心想留在竹坝,为归侨多做一些事。  

       1998年,农场由福建省侨办下放归同安区管理后,我调到同安区任侨联主席。当时,农场的归侨们自发在场部放鞭炮祝贺,还做糕点为我开欢送会。一位80多岁的老归侨紧紧抱着我说:“看着你长大、上学、当兵、当场长,现在要调走了,千万不要忘记我们,不要忘记竹坝。”

       是的,我从未忘记竹坝。在侨联工作期间,我都关注着竹坝,想办法为竹坝的归侨侨眷多做些实事,每周都还要回一趟农场。

       时过境迁,现在农场里的年轻人大多走出农场到外面发展,但还有许多年纪大的人员,他们生活还需要提高,希望各级政府多关怀。

竹坝学校

第五届南洋文化节在同安竹坝开幕时的场景


在印尼归侨联谊会奉献余热

       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生出了许多新生的事物。为了更好地调动侨界的积极因素,各级侨务部门在归侨、侨眷比较集中的省市侨联组织下,成立了民间社团组织——归侨联谊会。

       厦门市目前共有印尼、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柬老、新加坡、澳大利亚等8个侨居国归侨联谊会,其中最大的一个便是厦门市印尼归侨联谊会。

       厦门市印尼归侨联谊会成立于1989年11月5日,现有会员千余人,服务厦门市印尼归侨侨眷,在丰富侨友文化生活、帮扶困难侨友、传承印侨文化、加强海内外联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中印民间文化交流,增进了中印民间友谊。

       厦门印尼归侨在社交中发挥了民间的桥梁纽带作用。2018年4月底,厦门市印尼归侨联谊会选举产生第八届理事会,新一届理事选举我为理事会会长。我做好为侨服务工作之外,重视加强与印尼归侨二、三代的联络工作,通过开展活动,吸收青年一代加入印联会,增加印联会的新生力量,加强印联会的活力。

       联谊会近些年里十分重视与在厦门就读的印尼留学生的接触与交往,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关系。例如近几年的元旦文艺汇演上,就由印尼留学生用流利的普通话来主持会议,印尼留学生也乐于展现他们的民族文化。

       在节庆汇演的舞台上,许多具有中印尼文化特色的文艺节目闪亮登场,多姿多彩,获得观众的好评。这不仅是多元文化的展现,而且也是两国人民平等相待、加深了解、友情融洽的具体表现。留学生也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厦门的发展和进步,从而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对老百姓的影响。

       厦门市印尼归侨联谊会属下的许多校友会等分支组织,例如:巴中、新中、玛中校友会、万隆同学会等以印尼地域学校为名的校友联谊也十分活跃。这些民间组织展现了我们印尼归侨在中印两国间的民间交往中,不仅扮演了友好使者的角色,同时也是一支很好的宣传队。这些是厦门侨界一笔宝贵的、不可多得的社会财富。

04-1.jpg厦门市印联会文艺队演员与印尼留学生演员“女王”合影


       (部分资料参考自《厦门日报》、《福建侨报》等)


下载鹭风报1422期04版 人物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