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返回鹭风报首页

宋秋玲 寄希望于解决医药成分难题 在有机化学道路上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20/07/31作者:本报记者 黄佳畅来源:点击量:7050鹭风报1474期04版 厦门市侨界先进典型系列报道



       宋秋玲,博士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新一代物质转化研究所负责人,同时任华侨大学侨联副主席(厦门校区侨联主席)、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侨联青年总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新侨人才联谊会副会长、厦门市侨联常委,曾获第六届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福建省五四奖章,入选国家特聘专家、福建百人计划和厦门市高层次引进人才。多年来,她潜心研究,在有机化学、药物合成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她先后在Chem.、NatureCommun.、J.Am.Chem.Soc.、Angew.Chem. Int. Ed. 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近130篇,授权中国专利13项,并希望今后可以将研究成果用于解决医药成分难题中。

04-3.jpg


与化学相伴致力突破创新

       宋秋玲主要从事有机化学研究,其中包括有机硼化学、有机氟化学、自由基化学、绿色化学以及药物化学等研究。从高中时期开始,宋秋玲就表现出对化学浓厚的兴趣。在郑州大学学习完毕后,她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继续化学研究,之后又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深造取得博士学位。深厚的学术背景让她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兴趣所在,于是在美国制药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她选择回国成为一名高校教授,成立课题组开展科研活动。

       近几年,宋秋玲在硼化学、氟化学领域取得了较多进展与突破。她可以从价廉易得的原料出发,高效、高选择性地制备在合成、医药以及材料上非常有用的有机硼化合物;也可以从非常廉价易得的含氟化合物出发,与各种各样的含氮底物作用,构建一些含氮、含氟的高价值化合物,并申请了专利。通过实验,她发现了一些之前文献中没有报道过的新反应方法,并试图将其运用在药物分子以及材料分子的构建上。用她的话来说,很多时候做实验就好比“做菜”没有“菜谱”,一切全靠自己摸索,不仅要把“菜”做出来,还要把新的“菜谱”也介绍、推荐给别人。

       在创新领域,宋秋玲带领的课题组硕果累累。课题组成立七年时间里,就在Chem.、Nature Commun.、J.Am.Chem.Soc.、Angew.Chem. Int. Ed.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了《铜催化的β-三氟甲基-1,3-烯炔的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以及化学选择性的1,3-和1,4-二硼化》《钯催化硫脲或者硫代酰胺的铃木-宫浦偶联反应》《迈克尔反应激发了轴向手性联芳基的对映选择性结构》《手性磷酸硼与水形成手性布朗斯台德酸应用于吲哚不对称还原》等高水平论文120余篇,申请了《一种四配位三芳基硼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一种1,1,2-三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的还原方法》等12项中国专利。

       虽然,在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候为了找出一种化合物的潜在属性需要花费大量功夫,但这种探索未知所带来的成就感,让宋秋玲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我希望我们的学科能在发展得较好的情况下,能够真正做一些对人类发展有贡献的事。”宋秋玲说。她认为,制药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在化学制药的过程中,有时在实验室里反应成功的药品成分,用于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的时候,所用到的工艺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时候,就需要合成化学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将反应变得更高效,甚至推翻之前的合成路线,找出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宋秋玲说,她的团队也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希望能通过实验解决一些医药成分难题,将科研成果运用到生活之中。

04-2.jpg


带学生成长培养学科兴趣

       在宋秋玲的课题组中,除了导师、秘书之外,还有不少是她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至今她已经培养了6位博士、19位硕士。许多学生在不断成长之后,也慢慢成为课题组中的骨干人才。刚进入学校时,学生们都是没有什么研究经验的一张“白纸”。让他们从“蹒跚学步”开始,到之后能够独当一面,这是宋秋玲一直以来培养学生的目标。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宋秋玲觉得有一个好的心态很重要。她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潜力,如何培养他们对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这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所在。做有机化学,需要的是一种耐得住寂寞的性子,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一种坚持不懈的毅力。一开始,她会给学生们稍微简单的课题,让他们先找到些“感觉”,之后再慢慢地把难度加大。期间,她会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让他们对自己更加有信心。“这就和爬山一样,只有征服了一个个小山峰,找到了信心与乐趣,才能登上更高的山顶,看到不一样的景象。”宋秋玲对此也深有体会,“学生到了研究生这个阶段,只要他们自己有动力、找到成就感,就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

       通过言传身教,宋秋玲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她对化学的热情、对学生的关怀。平日里,只要不出差,她的办公室的门总是打开,即使出差在外,宋秋玲的手机也随时保持畅通,方便学生们有问题及时向她请教;她会向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以及留学经验,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来丰富他们的眼界;已经毕业的学生,她也欢迎他们不时地回来坐坐,与大家交流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我跟他们交流经验,也希望他们少走一点弯路。在处于相同的年龄时,我们有着相似的苦恼。”宋秋玲说,“有时候遇到烦恼,能有师长给予引导是很有帮助的。”

       虽然在学生们面前一向温和,对于学生们的课业和研究工作宋秋玲却十分严格。学生们的每一个课题及其进展程度,宋秋玲都一清二楚,了如指掌。毕业后,大部分学生留在科研界继续从事研究,也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宋秋玲说,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04-1.jpg


为社会贡献不断砥砺前行

      除了教学与科研,其余时间宋秋玲也安排得满满当当。她同时兼任着《杂环化学》、《绿色合成催化》的副主编,《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化学快报》的编委等工作。每天,宋秋玲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处理杂志来稿,还要整理实验数据,撰写文章。对于这些工作,宋秋玲乐在其中。不仅是因为其内容与她的研究相关,还因为一些优秀杂志对副主编、编委的要求很高,她说,这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荣誉。

       宋秋玲告诉我们,做科研没有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探索未知领域,做前所未有的成果的时候。长的时候,一篇论文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最终发表,漫长的等待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科研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曲折,而这是很正常的,也是科研工作者必然要经历和面对的。做科研一定要有耐心,遇到困难也要以平常心去对待,坚持,才能最终有一个好的结果。

       一切经历都是有意义的。正是在美国制药公司工作的经历,让宋秋玲意识到自己对科研的热爱,下决心回国做研究。发现新反应所带来的成就感,让她非常开心满足,也让她更加清晰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她希望能把应用和学术更好地结合,让基础研究服务应用,再利用应用来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循环。

       “现在,我们国内的科研水平和条件都不比国外的差。”宋秋玲说。近几年,许多在国外优秀实验室工作的科研人员也带着满腔的热情,回到了中国,继续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这与早期许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回国的这些年,宋秋玲看到了国内科研水平的飞速发展,这让她十分欣慰。接下来,她的目标是将新一代物质转化研究所打造成国际一流的研究所,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


下载鹭风报1474期04版 厦门市侨界先进典型系列报道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