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返回鹭风报首页

笔书报国志 赤子爱国心 ——记归侨作家高云览

发布时间:2021/03/12作者:本报记者 黄佳畅来源:点击量:6532鹭风报1503期05版 人物

       高云览,福建厦门人。1932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诗歌会”,曾参加“马来亚抗敌后援会”“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1950年举家回国,并写成小说《小城春秋》,生动描写了1930年厦门地区党领导的劫狱斗争。曾有两任妻子王喜鹊、白碧云。白碧云历任福建省第三届、第四届人大代表,福建省侨联委员,厦门市第五届至第十二届侨联常委。

05-1.jpg高云览与白碧云


辗转奔波  心中埋下革命种子

       1910年,高云览出生于厦门。他的父亲高春圃是一位开酒馆的老华侨,共育有二男三女,他是家里第二个儿子,家人对他宠爱有加。儿时的高云览活泼机灵,喜爱读书,求知欲很强烈。然而父亲的酒馆生意日渐衰败,小学毕业后,家庭艰难的经济状况无法支撑他完成学业,14岁的高云览便开始谋算出路,一边工作一边找机会继续学习。

       1926年,16岁的高云览前往上海,在上海泉漳中学就读。这是一所福建同乡会馆办的免交学费的学校,聚集了许多革命热血沸腾的园丁和从事秘密工作的共产党人,他们以这里为据点,为党培养进步青年,传播马列主义的革命火种。带高云览到这所学校来的老师叫陈三民,陈三民格外疼爱这个身无分文、求知欲却特别强烈的学生,常悄悄替他交了书费。在陈三民老师的影响下,高云览读了许多进步刊物,不断吸取革命思想,同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以云览为笔名,学习写作,学着写文艺评论等。

       1928年,随着父亲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家里断了经济来源,断断续续念完小学和两年中学、年仅18岁的高云览只好继续踏上求职谋生的道路,分担母亲和兄长的家庭重担。他先后就职于《厦门商报》《漳潮日报》等,又辗转漳州职业中学、漳州芗江女中、石码中学教书,后又回到厦门。

       高云览的处女作《前夜》是一部以劫狱斗争为线索的小说。1930年,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厦门大劫狱事件。这时,高云览刚从上海返回厦门,亲眼目睹了这场惊天动地的事件,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他觉得有责任把这段历史写下来,便把这个愿望告诉一位进步友人。不久,党组织派地下党员送来记载劫狱材料的油印册子,嘱咐他写成小说,高云览万分激动。他顾不得经济上的困难,也不顾自己阅历尚浅,从1930年秋到1931年夏,日赶夜写,终于完稿。1932年8月10日,《前夜》问世。这本作品虽不够完美,但也宣传了革命,为20多年后高云览创作《小城春秋》做了一次演习。

       高云览有一位妻子王喜鹊,他们相识于石码中学,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进步,反抗黑暗。王喜鹊为高云览生下两个女儿后病逝,高云览十分悲痛,但他仍强打精神与学生共勉:“人不能只停留在痛苦和失望之中,要永远向生活的激流勇进,否则生命的火焰就会熄灭。”


寄情文艺  积极传递救国思想

       1935年春,在侨南中学教书一年的高云览转到厦门中华中学教书,并兼任教导主任。他在中华中学很活跃,不仅上课教书,还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和“戏剧社”,自编自导了一系列反对压迫剥削、积极反抗斗争的话剧,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赞声传遍鹭岛内外,震撼了厦门戏剧界,也刺激了新的戏剧运动。

       1936年,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逝世,厦门召开了“厦门文化界追悼鲁迅先生逝世大会”,高云览被推举为大会主席,在会上作题为《我们所以悼念鲁迅先生》的演说。追悼大会后,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接连又写了《纪念鲁迅先生》和《关于纪念鲁迅先生杂话》两篇短文,分别发表在当年11月19日和11月26日的《江声报》上。

       1937年,由于在学校里发表宣传抗日救国的演讲,高云览被反动派监视,只得离开学校暂时避居鼓浪屿。然而他的心中始终燃着热情,想用手中的笔为救国做出贡献。在友人的劝慰和资助下,1937年秋末,高云览决定远走他乡,南渡马来亚,另找一条出路。他漂洋过海,前往马来亚的麻坡,在这里的中华中学担任教导主任。

       自从踏上马来亚的土地,高云览就关注着马来亚的戏剧。他极希望在这里用戏剧的演出来唤起侨胞对抗日救国的热情,如同当年他在厦门那样。他于1938年10月出席了“怎样展开现阶段马华戏剧运动”座谈会,还在《南洋周刊》等刊物上发表不少文艺评论,如《做为桥梁的<日出>底演出》《救亡戏剧的“演”“观”谈》等。

       彼时,陈嘉庚先生任主席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成立。这是一个全南洋(地理上包括马来半岛、荷属东印度、菲律宾、暹罗、越南、缅甸、北婆罗洲)800万华侨抗日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高云览以教师身份参加了“南侨总会”的宣传救亡活动,与陈嘉庚先生的友谊从此开始。

      为响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高云览与许许多多热血沸腾的爱国华侨青年一起,投进了回国参战的热潮。《南洋商报》聘请他做驻重庆的特派员记者,拿到记者证后,他便与4位华侨青年结伴出发了。


笔耕不辍  彰显民族气节与精神

      1939年1月,高云览抵达香港,4月才到重庆。从香港到重庆,一路上火车、轮船、汽车轮番辗转,路途颠簸,十分辛苦。可他走一路,写一路,记下了多篇随笔心得,用亲身经历鼓舞人民的抗敌斗争。这些篇章大部分被登载在《南洋商报》的中外要闻版上。

       5月3日,敌机轰炸重庆,一股正义感驱使高云览未等警报解除便冲出去采访。接下来几天,敌机连续轰炸重庆。“轰炸不能焚毁我们的工作”。在频频轰炸中,高云览抓住一切机会采访,写成《空中野兽在重庆残酷轰炸,徒增我复仇之决心》《重庆文化界热烈纪念高尔基》等文章。他访问了叶挺将军,写了《叶挺将军访问记》,详细描述了叶挺将军介绍新四军英勇作战的情况。之后,他与同事、友人张楚琨一同谒见了叶剑英参谋长,这使他们对抗战局势的变化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临别时,叶参谋长答应他们在采访大西南返回重庆时,安排谒见周恩来副主席。

       此后,高云览作为一名专业战地记者开赴前线。他与张楚琨沿着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地战区勇往前进。他们白天在烽火中忙进忙出地采访,晚上在空袭声中赶写稿子。在极为恶劣的条件下,一篇篇通讯报告脱稿而出,《南洋商报》和《星岛日报》不断地登出他来自昆明的《滇越铁路被炸后西南运输问题》,来自野战医院的《抗战中的红十字会——前方迫切需要金鸡纳霜和急救包》,来自桂林的《负责指挥华南军事的两位将军——访白崇禧将军,访张发奎将军》,来自贵阳的《黔边苗夷实察记》和《我们在旅途上》等。这些文章突出了高云览对抗日将士英勇气概的讴歌,揭露了敌人的残暴,表达了人民群众克服艰难的乐观精神。

       1940年9月,周恩来副主席接见了高云览与张楚琨。周恩来副主席听他们汇报了“南侨总会”的成立和成绩、华侨青年思想和救亡运动相关情况、宣传文化阵地和华侨报纸的舆论概况等,并给出积极的鼓励与指示,让他们支持、协助陈嘉庚先生,团结广大侨胞,发展进步文化运动等。从此,他俩心中始终牢记周副主席的教诲,自觉地参与、协助海外的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直到终生。

       应陈嘉庚先生的邀请,高云览于1941年来到陈嘉庚先生新创办的南洋师范学校任文史地教员,兼任舍务股副主任。工作虽忙,但他仍挤时间写东西,表达自己对抗战胜利的乐观,记录他接触过的有影响的人物及其事迹。

       抗战的岁月中,高云览与白碧云相识。白碧云钦佩高云览见识广,赞赏他的为人。1942年1月,高云览与白碧云在新加坡登记结婚。1月31日,日军先头部队攻占了与新加坡只相隔一条柔佛海峡的新山堤岸,不久后高云览与白碧云便撤离新加坡开始了流亡生活。在流亡的日子里,高云览心中念念不忘写小说,惦记着党嘱托他的任务,以1939年抗日战争为背景写成了小说《春秋劫》。

       抗战胜利后,高云览与友人张楚琨在新加坡开设两合“钜元公司”,同时在印尼多地开设分公司,经营胡椒、橡胶等印尼土产,为筹办民主事业准备资金。在陈嘉庚先生的支持下,他们出资出力参与筹办了《南侨日报》。1946年,《南侨日报》正式出版,这让高云览与张楚琨十分欣慰。

       1950年,高云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此时,他准备把几年来经营的生意献给国家,自己则安心把1930年轰动全国的厦门大劫狱事件创作成小说。1952年底,他终于拟好了小说的提纲,也告别了商场如战场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教书、当记者、写作的年代,心情清清冽冽。此后,他便全身心投入到了创作当中。

       1956年2月,高云览终于完成《小城春秋》第六稿。他带着23万多字的稿子兴致勃勃来到北京张楚琨家中,张楚琨热烈庆祝他创作完稿。4月,他被发现患有肠癌,几经抢救与治疗,仍不幸于6月离世,留下了这部凝聚他一片丹心的《小城春秋》。《小城春秋》于1956年12月首次出版,此后不断再版,改编后被搬上荧幕。1995年,电影《小城春秋》被评为中国电影90年十大名片之一。


白碧云为侨联工作40多年

       在马来亚流亡、做生意、办报纸,白碧云与高云览患难与共;新中国成立后回国,两人对未来憧憬有加。他们常年厮守,恩爱有加,高云览在撰写《小城春秋》时,白碧云负责修改稿的誊清工作。一张文稿改过多少次,就要抄写多少次,有时要抄写十几次,不论多么繁复,她从未有怨言。小说的创作中,也有白碧云的许多智慧。

       上天嫉妒他们的伉俪情深。斯人已逝,留下爱妻在思念中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白碧云和四个孩子高迅莹、高仁温、高京翼、高仁婉在中山公园西门附近的一座洋房里,继续着他们的生活。侨联组织给了这个家庭温暖,而白碧云也为侨联工作了40多年。

       回到厦门后不久,白碧云就到市侨联工作,但她相当于打义工,她说“侨联颜西岳主席都不要工资,我也不能要”。孩子们回忆到:家中常有客人来访,或反映侨房被占,或希望落实侨务政策,母亲总是帮忙整理材料,向有关部门反映,直到80多岁时,仍在操心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事情。

      白碧云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她批评孩子用单位便签写信,单位福利分房时主动让出。她还源源不断地往外捐款,而且从不声张,厚厚一叠的捐款单就默默地躺在抽屉里。

       1958年,市侨联倡办的华侨补习班更名为华侨中学,扩大招收非华侨子女入学,并着手在厦港新村筹建新校舍。华侨中学创建初期属民办性质,经费自筹,白碧云等侨界人士都捐了款。

       厦门市侨联第五届委员会至第十二届委员会,白碧云一直担任常委,也就是说,从1959年2月开始,直到2000年12月,40多年间,白碧云一直热心于侨胞事务,为侨联事业而努力。

       2017年3月23日,白碧云与世长辞,享年103岁。


参考书目:《高云览传》《高云览选集》《厦门晚报》2017年4月


下载鹭风报1503期05版 人物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