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返回鹭风报首页

铁肩担道义 妙手做文章 ——记归侨作家、侨务工作者陈慧瑛

发布时间:2021/06/04作者:本报记者 林希来源:点击量:25658鹭风报1515期03版 人物

       陈慧瑛,1946年生于新加坡,1959年回国。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因海外关系被发配太行山当农民6年。后至《厦门日报》从事文艺副刊编辑10年,在市人大从事侨务工作20年。

       连续4届任厦门市人大常委、市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连任5届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任厦门市陈化成研究会会长、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等职。1986年-2016年,连续6次参加全国作代会、文代会。

       16岁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数十年间发表诗文3000余篇、750余万字,获国际、国家、部级以上文学奖139项。文学创作以华侨题材为主,《梅花魂》《竹叶三君》《旧邻》《良宵》等338篇散文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课本和262种文集。

       已出版《无名的星》《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等26部散文著作,共800余万字。其中,《无名的星》一书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1919-1989七十年新时期散文集评选”中,荣获国家最高文学奖。2010年,诗《盼香港回归》获国家文化部“文华奖”。

      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首届全国“侨界十佳”、厦门市拔尖人才、福建省优秀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首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

03-1.jpg

13岁离开新加坡回到家乡

       20世纪50年代末,在新加坡的陈家,少女陈慧瑛已亭亭玉立。民族英雄陈化成将军嫡系五代孙,外公洪镜湖是著名的爱国儒商,父亲陈文旌是东南亚文坛有名的诗人,家学渊源如同沃土,培植出了一株高洁聪慧的玉兰。她9岁能写诗文,10岁通览《红楼》。优渥的家境和突出的才情,为这位少女的人生路展开了绮丽的画卷。

       但浓厚的家国情怀,令洪镜湖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把最疼爱的外孙女送回中国,送回家乡。1959年元旦,13岁的陈慧瑛随同母亲踏上了归航,在海上漂泊了七天七夜。陈慧瑛摩挲着临行前外公赠送的墨梅丹青图,想着外公含泪说的话“莺儿啊,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早慧的她,已能懵懂地领会到外公的深意。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50年后,五年级的学生们捧着语文课本,诵读《梅花魂》。这篇课文正是陈慧瑛所写,但她不仅仅是根据往事的回忆而写,她所写的还有自己半生坎坷历练所体会到的深情。


太行山区磨砺6年

       归来的啼鹃,在外公日夜萦念的祖国,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茁壮成长。1962年,陈慧瑛年仅16岁就以优异的成绩从厦门一中毕业,考取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发表诗文。5年大学,她品学兼优,一直被评为三好学生,是厦门大学出类拔萃的才女。

       1967年,“十年动乱”开启,怀着梦想和抱负的陈慧瑛刚刚踏出大学校门,就和共和国一道,陷入了梦魇般的折磨。因为“家庭侨台关系复杂”“不宜放在海防前线”,她一下子被“发配”到山西太行山。

       在平顺县东青北公社西青北村的深山野岭,陈慧瑛一呆就是6年。那个年代太行山区条件十分艰苦,睡土窑、喝雪水、吃玉米疙瘩和糠窝窝,跟男社员一样上山开大寨田……北方滴水成冰的冬季和与南方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还有政治上或明或暗的歧视,都折磨着这位出身娇贵、心性单纯的小姐。但这也是位坚强的爱国青年,她拒绝了海外亲人出国的催促,誓与祖国母亲共度患难。外祖父关于梅花品格的谆谆教诲,她一直铭记在心。

       在精神贫瘠的日子里,陈慧瑛意外发现了不知是谁藏匿的整整一窑洞的书,有四书五经、孔、孟、庄、老、唐诗、宋词、《资治通鉴》《周易》等传统名著。这是莫大的惊喜,她如饥似渴地悄悄研读。太行山区纯朴的人民和相似命运的知青伙伴们也让陈慧瑛终身难忘,这些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也是日后创作的源泉。


在《厦门日报》尽情工作10年

       1973年,陈慧瑛从千里太行调回祖籍地同安。1976年,祖国新生了,“老九”解放了。陈慧瑛拂去阴霾,拿起教鞭,在同安安了小家,有这些,她已经很感恩很满足了。

       1978年底,文革中停刊10年、刚刚复刊的《厦门日报》急需人才,经推荐,陈慧瑛被调到厦门日报社,迎来了人生辉煌的10年。她格外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乐此不疲地编稿、写作。尽管办公室条件简陋,小儿子尚在襁褓中,家还在路途遥远的同安,能够写作,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已足以令她克服一切苦难,忘却一切烦恼。

       20世纪80年代初,一颗耀眼的新星在中国文坛升起。1978年到1988年,陈慧瑛在《厦门日报》文艺部当编辑的10年间,冰心、巴金、廖沫沙、秦牧、郭风、刘心武、张洁……全国数得上来的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上百人都在她的版面上发过稿子。她也因此和这些作家们过往甚密。她还率全国报纸之先,在党报副刊上开设了“散文诗专页”,直接推动了全国散文诗运动中兴的热潮。许多荣誉向陈慧瑛涌来。1985年,陈慧瑛被评为“全国先进新闻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领奖时,她是100个获奖者中年纪最小、也是唯一的一个文艺副刊编辑。1989年,她获得国家最高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与巴金、夏衍、廖沫沙、孙犁等文学大家比肩而立,她是最年轻的那位。

       在报社,陈慧瑛并不满足于只当好一个文艺编辑,她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能的新闻工作者。当时文革刚过,百废待兴;特区正在崛起,万事起头难。她满腔热诚地投入特区的建设热潮中,去采访,写作,去为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呐喊、欢呼。

       仅用厚积薄发、聚沙成塔这样的词汇已不足以形容这位才情横溢的归侨女作家,这是尽情挥洒、淋漓痛快的10年。1990年,她已出版第10本散文集《春水伊人寄相思》,发表的文章、编辑的版面更是不胜枚举。


在市人大侨委维护侨益20年

       因为出色的工作和归侨身份,1988年,陈慧瑛被调往厦门市人大常委会担任常委、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而厦门市人大侨务外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侨委”)是于1989年3月才正式成立,也就是说,陈慧瑛到市人大常委会其实是要开疆拓土,从无到有地组建侨务外事委员会。

       一介书生,人到中年,突然改变职业跑道,走上从政之路,难度可想而知。人大侨委,其实总共包括了侨、台、外事、宗教、民族、旅游工作,政策性强,敏感度高,要做好绝非易事。但归侨的特点就是爱国,就是不服输,带几分“番”和“蛮”的个性,无论如何也要把工作做好。不懂的领域,一头扎进去就学,学法律,学政策,学业务知识,学电脑,学英语。身为知名作家、资深记者,积累了大量对社会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洞见,这些对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人手少、工作面宽、老大难问题多的情况下,陈慧瑛很快进入角色并得心应手。她带领市人大侨委加强与侨界群众的联系,积极探索新时期人大侨务工作的新办法、新思路,走出了一条符合特区实际的侨务工作之路。

       199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简称“侨法”)颁布实施,侨务工作出现了质的飞跃,人大对侨务工作的监督更加具体、明确。陈慧瑛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依法护侨,打出了几个漂亮仗。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落实侨房政策工作占厦门市侨务工作80%的比重。因此,依法保护侨益的工作中,有一条浓墨重彩、贯穿始终的主线,这就是关注、监督和推动落实侨房政策。

       厦门城市侨房众多,历史复杂,清退工作难度大,且涉及海内外侨胞的切身利益,影响面宽,工作十分艰巨。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以及归侨侨眷把能否落实侨房政策,当作政府能否依法保护他们合法权益的试金石。

       1993年,市人大侨委组织并配合上级人大进行侨法执法检查,促使政府从根本上解决了落实侨房政策工作的四大问题:一是成立了以市长挂帅的侨务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将落实政策办公室改为落实侨房政策办公室,明确职责,充实力量;三是将担负筹建腾退侨房安置任务的华建公司,划为市侨务部门主管,确定3年内解决3000套腾退侨房搬迁用房的目标;四是把检查中发现的虎园路9号、鼓浪屿福建路46号、庄氏祖业、溪岸路188号等7个典型侵侨案例,提交各相关部门并进行协调督办。

       虎园路9号侨房案是拖延了数十年之久的老大难问题。该侨房于1965年因市广播电台工作需要,经市委统战部长、市侨联主席出面商议租用,租约5年,但广播电台在租期届满后不予退还,又对该楼进行部分改建。从租用到占有,从占有到以红头文件形式化私为公,这座侨房长期得不到归还,侨房业主、印尼归侨陈子英无数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市侨联也呼吁多年,但都无法解决。

       市人大侨委组成联合调查组,走访市侨联、广播电视局、规划局、政府办及华侨业主,在历时8个月认真调查的基础上,收集了38份图纸、文件、资料,五易其稿,写出了5000多字的调查报告,召开了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还将调查报告呈送市领导,取得了他们的支持。最终,市政府撤销了一些委、局批准征用、基建的文件;被占用的部分搬出,归还业主;处理结果公开见报。历经一年零八个月的努力,这一典型的侵犯侨胞合法权益的案件终于解决了。此事在侨界引起巨大反响,侨界老前辈、时任市侨联主席颜西岳说,“我以为在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这幢侨房的落实。现在在市人大侨委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完满解决。你们真正保护了侨益,功德无量!”

       庄氏祖业侨房的落实是另一桩更加艰难的案件。此侨房系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主席、爱国侨领庄希泉的故居,解放后由海军厦门水警区司令部使用。庄氏家族海内外宗亲纷纷要求退还庄氏祖业,并拟在旧址筹建庄希泉故居,但多年来都无以落实。

       庄氏祖业落实侨房政策涉及军产问题,处理起来难度极大。陈慧瑛没有气馁,在市人大侨委一系列努力被搁置之后,又专门拜会了市长洪永世和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将此件列入市政府议事日程。1996年,厦门特区建设十五周年大庆期间,业主庄炎林应邀来厦活动,市人大侨委会同市落实办、海军水警区负责人与庄老先生一起多次开会研究。1998年,在省、市两级党委、人大、政府的支持关心下,各方终于达成共识,将庄氏祖业作为特案处理,并划拨一定的用地及住宅给部队。

       厦门是侨台之乡,宗教尤其佛教工作是凝聚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亲缘、乡缘、法缘的重要途径之一。同安梵天寺是福建最古老的千年名刹,文革中被夷为平地并改为监狱。文革后海内外善信和本地民众要求重修古刹的呼声很高。1990年,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陈慧瑛组织了36名人民代表提出《搬迁看守所,归还并重修梵天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的议案,后来,市人大常委会把议案交由市人大侨委办理。

       陈慧瑛带领同事历时8年,先后开展视察40余次,找各相关部门近200次,抓住“搬迁看守所”这一关键难题,深入细致地宣传党的宗教政策,身体力行地协调方方面面。她往返厦门、同安数百趟,从看守所搬迁选址、立项、建设到归还古庙旧址、协助成立“修复梵天寺筹委会”、引进大量捐赠重修梵天寺等。1996年,梵天寺作为第二届世界同安联谊会的献礼工程,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乡亲的热情赞扬,也有力地推动了厦门宗教工作的开展。


敢为人先 积极推动侨台工作立法

        1994年3月,全国人大授予了厦门市立法权,这既是全国人大赋予厦门市的特殊使命,又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新机遇。厦门市获得立法权之后,相继制定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厦门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厦门市华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管理条例》《厦门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定》《厦门经济特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规定》等多部涉侨、涉台法规。这每一部法规的制定,都饱蘸着涉侨部门特别是市人大侨委的心血,大家力图做到具备可行性、前瞻性和突出地方特色。

       1994年,台企、台商来厦投资创业如火如荼,陈慧瑛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出台之机,领导市人大侨委制定了厦门市第一部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当时,它在全国地方涉台立法中是名列前茅。这部法规既有可行性又有前瞻性,既富于地方特色又与国际接轨,在海峡两岸引起轰动,台湾为此专门召开座谈会,在厦台商更是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2001年,随着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战略,鼓励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成为全国的热点。在国家尚无大法的前提下,陈慧瑛大胆带领市人大侨委适时制定《厦门经济特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工作的法规,它不仅为厦门市营造人才高地、改善投资环境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更为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留学生创业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全国也树起了模范表率的大旗。


真诚待人 全情投入工作

       陈慧瑛和彭丽媛是30多年的挚友,在过往的岁月里,她们彼此以“小彭”和“大姐”相称。1989年,陈慧瑛应邀为《家庭》杂志撰写了习近平和彭丽媛的爱情故事,首次翔实披露这对名人夫妇的婚姻家庭生活和彭丽媛美丽如诗的感人情怀。故事温馨动人,文章字字珠玑,一经刊出,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许多报刊纷纷转载。彭丽媛远在广东的婆婆看到《家庭》杂志后很高兴,第一时间把这期杂志寄到儿媳妇手中。

       2019年,《习近平在厦门》采访组来到厦门,采访了陈慧瑛,形成了《近平同志与我是布衣之交》的采访实录,令读者看到了国家领导人朴实可亲、平易近人的丰满形象。

       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头百姓,陈慧瑛都不卑不亢,真诚待人,所以她的朋友三教九流,遍及四海。陈慧瑛待人以诚,对待工作则源自“爱”——对故土之爱,对祖国之爱。

       在报社10年,她出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常萤窗笔耕,闻鸡而起。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市人大的20年,文山会海、迎来送往、杂事羁身,她仍坚持写作。市场大潮加互联网大潮冲击之下,人心浮躁,有几人能坚守清寂的文学园地?若没有超乎常人的坚强毅力,怎能有汨汨文思从笔下流出?从政之后她又发表了千余篇作品,以写作为生的专业作家都要自叹弗如。近年来,她不顾身体状况欠佳,仍笔耕不辍。

       陈慧瑛写过一篇《茶之死》,她写茶有着“盈绿的青春,妩媚的笑靥”,但却“甘心把万般柔肠,一身春色,全献于人间。任掐、压、烘、揉,默默地忍受,从无怨尤;在火烹水煎里,舒展娥眉,含笑死去……”这也正是归侨陈慧瑛对祖国对事业的执着写照。


下载鹭风报1515期03版 人物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