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18作者:陈经华点击量:48585鹭风报1481期08版 副刊
1931年,陈国庆在新加坡圣·约瑟学校中学毕业。陈嘉庚对他的前程早有安排。他要栽培儿子当整个三巴哇路橡胶厂的总经理。
陈嘉庚笃信中国传统的教子方法:天欲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他不送儿子到英、美深造,而是让国庆到企业去学生意,要他自谋生计,每月发给他的薪水微乎其微,只有15元,相当于胶厂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在给国庆定薪时,陈嘉庚对他说:“这钱虽少,但没有关系。你是在给咱自家公司做事。”
工资多少,倒不在乎。最使国庆感到大失体面的事还在后头。
在国庆要去上班的前一天晚上,陈嘉庚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以后上工,去不用车送,来不用车接。你要自己去赶公共汽车。”
天!他们家住加东公园附近的米牙路,公共汽车站在丹绒加东路,其间有半英里的路程。国庆天天得用两条腿往返赶路,再搭公共汽车,不得有误。半英里路,说长也长,说短也短。陈国庆是小伙子,手脚灵便,走就走,倒也无妨。陈国庆特别感到难堪的是搭乘公共汽车。公共汽车往返于斯格拉和市中心之间,是一种市民戏称为“六座的蚊子车”。车上的工友常常拿他开玩笑,嘲弄他,挖苦地叫他“头家子”,弄得他无地自容。
陈嘉庚完全可以用轿车顺路带国庆上工下工,但他不这样做。他要儿子跟工人一样赶路、赶车,他的目的是要儿子吃苦,受磨练。
陈嘉庚不留钱财给子孙。他认为钱财只能使“智者丧志,愚者更愚”。他爱子甚深。但爱之深,教之严。他要儿子都有自己谋生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