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25作者:本报记者 黄佳畅点击量:90707鹭风报1550期03版 人物
郑文忠,1937年11月16日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1955年7月回国到家乡福清,1956年到集美中学读书,1958年参加工作以工代干,历任纯碱厂车间主任、分工会主席,1997年退休。
退休后,先后担任厦门市印尼归侨联谊会文艺队队长、厦门侨联工业大厦物业主任、莲秀社区侨联小组长等职务,并连续十几年义务照顾华侨子女。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责任与热忱,郑文忠在人生的“晚霞季节”,用自己的余光余热无私回馈社会,描绘出一幅“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的画卷。
命运坎坷颠沛流离
据郑文忠回忆,在他很小时候,母亲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死。那时候太小,连妈妈长什么样都记不得了。他觉得命运不济,跟父亲说:“我这么苦,你为什么要生我?”
那时,二哥经常不在家,三哥则去了很远的地方独自谋生,郑文忠跟着父亲辗转数地,做米粉、豆腐或者面包出售,维持生计。
在印尼的时候,因为排华,华人的房子都被烧掉了,还有人要把郑文忠等人活埋,幸而中华总会帮助了他们。那时,钱不能用,中华总会赞助他们一些东西,他们就拿去和印尼人交换吃的。
到了13岁,父亲也去世了。埋葬完父亲以后,郑文忠深感无依无靠,没有家了,那人生的一点点希望又一次消失了。当时听说,二哥参加印尼的一个进步组织,再没有回来过;三哥受了工伤,也不知流落到哪里。他还有一个姐姐,在他还没出生时,就被送给亲戚带回祖国了。
初入学堂开始读书的郑文忠,不得不告诉老师家里的情况,说自己想退学去找工作,等挣了钱再回国去找唯一的姐姐。可他心里是多么舍不得学校,舍不得老师啊。庆幸的是,老师了解情况后,劝他不要退学,要继续读书,还和同学一起帮他找了份可以半工半读的工作。
这样,郑文忠开始了几年上午读书、下午到大众书店看店的生活。那时的书店里有个新华室,里面全部是中国的书,如《人民画报》《人民日报》《中国少年报》等,还有《毛泽东选集》。在那里,他不仅读到了许多来自祖国的书,还看到了祖国的电影,《锦绣山河》《赵一曼》《白衣战士》和《鸡毛信》等,当时心里对于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印象渐渐清晰起来。
郑文忠逐渐明确了穷人有共产党才能够翻身,有共产党就有新中国的思想。所有这些,都让他迫切地想要回到祖国,他相信回祖国后就可以不再受苦。
年少回国改变人生
知道郑文忠想要回国,叔叔和一些朋友都很支持他。他马上去当地的民政部门办理了回国手续,然后准备坐车去昂望(GOMBONG)的朋友家,再从那出发回国。当时口袋里只剩下了几块钱,结果坐的车是要回场的,大概开了1公里就把他丢在了汽车场。他当时就觉得,心已经回国了,手续也办完了,就让星星和月亮伴随自己回昂望吧,便开始徒步行走。他从下午两点走到晚上两点,三更半夜孤身一人走在山路上,心想:“蛇啊、老虎啊,你要是把我吃掉了,也好,免得我活得那么苦。”所幸一路很平安地抵达朋友家。
那是1955年7月的一个黄昏,郑文忠在父亲的墓前跪别。第二天,他登上了回国的航船。船上好多人,他们有的挥舞着手帕告别父母,有的喊着亲友的名字说再见。但是,没有人来为郑文忠送行。郑文忠默默地抬起手臂,向着印尼的天空摆了摆手,在心里喊了声:“印尼,再见!”
在船上的时候,他也分不清船开到哪里,每天就看到月亮和太阳不断升起落下。一个礼拜后,看到一只鸟在蓝天中飞翔,郑文忠想:是不是快到了?不久之后,船上有人喊着“祖国,祖国,祖国到了!”他心想:“我终于回来了”。
回国后,在大家的帮助下,郑文忠进了当地的补习学校。那时因为姐姐家在乡下,他要去县城上学,只能在每周六,走12公里路回家,第二天又带上5公斤干粮和咸菜走回学校。
同学见他这种情况,就鼓励他到厦门集美读书,说那是华侨陈嘉庚建的学校,会帮助穷人读书。于是,他就写申请送到县政府,差不多一个小时就获批了,第二天,他迫不及待地告别家人踏上求学之路。一到集美,学校就给他发了新棉被和衣服,还给了助学金。
郑文忠倍受感动,当时就想,天哪,这世界怎么对我这么好。同班同学中还有许多也是从印尼回来的,令他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他把这事写信给印尼父亲的朋友,父亲的朋友也很受触动,回信说没有想到他这样的穷孩子,回祖国得到了这么多帮助,鼓励他今后要努力报效祖国。
努力工作奉献社会
1955 年,郑文忠从集美侨校被保送入读集美中学。1958年,在集美中学被来校招工的杏林工业区纯碱厂招去当工人。此后,他一直在工厂工作,书写参加工业建设的人生轨迹。工作期间,他先后调入六个厂家(纯碱厂、尼龙厂、卤化厂、化纤厂、华纶厂、轻工业学校)。
1958年,随着纯碱厂的开工,郑文忠被派往天津学习培训“纯碱”的生产,炼钢、造纸、玻璃的制造都缺少不了它,从中郑文忠学到不少生产知识。因为工作需要,他又被调到卤化厂工作。由于工业建设像雨后春笋般突飞猛进,不久郑文忠又调到华纶化纤公司工作,并带队到北京合成纤维厂培训。当时正逢国庆十五周年,该厂的领导对郑文忠一行说:你们是来自“炮火”下建设社会主义最前线的厦门!我们会安排你们在最近的一排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国庆十点钟,郑文忠跟着游行队伍看到伟大的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他觉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情十分激动。他想:是祖国培养了我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千言万语并成一句话“祖国我爱你”。
后来,郑文忠又调到公司技术股工作,带队员到广州、上海、北京、靖江、常熟等地培训学徒。光阴荏苒,郑文忠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与厂同舟共济,工厂也发展得越来越好。身为一名印尼归侨,郑文忠被工厂领导重视,任命为车间主任及分工会主席,还聘用他为印尼文翻译。他为自己能为工厂奉献出一点微薄之力而开心。
1960 年郑文忠,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了各厂家分管书记和领导的考察与考验后,他终于在1976年宣誓入党。
1997年,郑文忠退休。此后,他为厦门市印尼归侨联谊会建立了文艺队,侨友们从此有了新的去处——“侨胞之家”。
热心助学回报祖国
1998年印尼发生动乱排华,许多华人希望子女能回祖籍国读书。郑文忠觉得这是自己回报祖国、回报他人的宝贵机会,就当起了这些华人子女的“义务监护人”。没想到这一当就是13年,先后有28名印尼华人子女成为他的监护对象。
这28个孩子都是先通过传真把基本资料发给郑文忠,再由他去办理他们的入学手续。郑文忠一个人要去帮助他们,工作量大,困难重重,但他想,再难再累也要做,需要有人站出来做这样的事,而自己正好是合适的人选。
郑文忠帮助这28个孩子,是从1998年印尼排华开始。孩子们读书、升学,他帮忙办理相关手续。
早年间,华人在印尼是有些受到歧视的,回到中国以后有些人也将他们看作外来人,不是很尊重。郑文忠刚毕业的时候没有分配,在家待业了一段时间才有了工作。后来有很多华侨华人回来投资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帮助,华侨华人的名声便更好一些。郑文忠1960年开始申请入党,组织调查了很久,1976年才审批入党,过程十分坎坷。中间他辗转了多家企业工作。当时对归侨的就业有许多限制,有的人甚至想把他们送回国外去。郑文忠深知华侨华人的不易,所以到退休的时候,有人来求助帮忙孩子读书、签证的事,他便对此十分热心。郑文忠觉得,自己从小被人看不起,印尼排华的时候差一点被活埋,是侨联救了他的命,所以侨联告诉他华人有困难的时候,他非常愿意去帮忙。除了28个孩子外,还有9位老人也接受了郑文忠的帮助。媒体也关注到此事,曾经做过报道,连印尼的记者都来采访过。
大家都叫郑文忠“印尼通”,因为他对印尼很熟悉,也能说印尼语,跟孩子们能有比较好的沟通。在帮助这些人的时候,郑文忠已经退休了,工作上没有负担,去办理业务的时候也不用请假,有更多空余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
这些孩子们长大以后,写了不少信件给他。有的毕业了去菲律宾深造、去北京深造,有的孩子回印尼工作了,也有的到中国投资企业,大家都有了更好的发展。郑文忠感慨到,他最初没有父母,没有家,现在不仅有了自己的家,还有了这些记挂自己的孩子们,心里觉得很安慰。
他将这些经历写成文章,没想到投稿后还得了奖。郑文忠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文化,就是“半桶水”,能写出文章被刊用,很不简单了。
回忆往事感慨良多
李雪梅是郑文忠的妻子。她出生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实陚牙Sibolya,1958年回到中国,回来的时候什么都没带,是偷跑回来的。她的父母不让她回来,当时她还不知道为什么。她初中念的那个学校,教给他们共产党的思想,李雪梅受到了鼓舞,初中毕业就偷偷跟着同学回国了。
回国的路上,1000多人搭乘一艘很大的轮船,上面几乎都是学生。等到她回到这边,再告诉父母她到了中国,父母大哭起来,因为她再也回不去了。根据当时印尼政府的规定,像李雪梅这样回到中国以后就绝不能再到印尼去了。在十个兄弟姐妹当中,只有李雪梅一个人在中国。李雪梅的家乡是龙岩,龙岩是革命老区,父亲在出国前就接受了共产党的思想。
郑文忠时常感慨,回国后所受到的待遇,跟贫苦交加的童年形成了很大反差。他回来的时候什么都没带,只有穿在身上的一套衣服,非常穷。他在化纤厂工作时受了伤,又没有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是侨联在帮助他。
李雪梅有时也会想,要是留在印尼,郑文忠估计还是很穷。现在的生活多好,也有养老金,生活会越来越好。
郑文忠回忆到,回国之前,他的老师让他留在老师家里。当时他没有了家,心灰意冷,他的老师就鼓励他要继续念书。之后,老师有来中国找过他,但当时他没有在厦门,老师便回去了。此事令他深感遗憾。
李雪梅说,现在郑文忠还有侄儿在印尼。在他这一辈里,他是年纪最大的了,哥哥比他走得更早。他两次出国去看望亲戚们,现在还有二十几个亲戚在国外,虽然没有一起生活过,小辈们还会经常打电话给他,血缘和亲情是难以割断的。自己现在的感触就是,生活不易,年轻时候要珍惜美好的时光。
参考书目:《福建侨报》2010年7月
《鹭风报》1400期2019年1月,1511期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