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7作者:黄佳畅 整理点击量:48872鹭风报1542期03版 人物
马寒冰(1916-1957年),原名马国良,福建厦门人,缅甸归侨,著名报人、诗人、作家。曾任厦门《华侨日报》编辑,缅甸《仰光日报》编辑,缅甸《兴商日报》总编辑兼缅甸通讯社记者,陕北公学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八路军卫生部秘书主任,八路军第一二0师第三五九旅野战医院院长,八路军南下支队副官处处长、干部大队大队长,晋察冀边区《晋察冀日报》编辑部副部长,解放军晋绥军区野战第二纵队后勤部副部长,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新疆军区宣传部部长兼文化部部长,新疆省政府文化处副处长,新疆省文联副主任,外交部驻疆特派员,新疆伊犁地区土地改革大队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编审出版处处长、文艺处第三处长、《解放军战士》主编。
文坛新秀 名震厦门
马寒冰家乡为福建省海澄县霞阳乡(今属厦门市海沧区霞阳村),古称马厝、上马,是马氏族人聚居地。据传马氏祖上为北方回族移民,定居于此后逐步融入闽南习俗。
明清时期,闽南沿海大批民众出海创富,其中也包括马氏族人。马寒冰的祖父生活贫穷,青年时到缅甸当码头工人,此后到一商店帮工。因吃苦耐劳,被商店老板招为女婿。祖父逝世后,商店由马寒冰的父亲马式聪经营。1916年,马寒冰生于缅甸勃生城,4岁开始识字,后进入当地侨办华文学校,12岁随父亲马式聪回国,居于厦门鼓浪屿鹿礁路靠海边的一座房子,父亲到厦门一家商店当账房先生。马寒冰先后在英华中学、双十中学读书。
马寒冰酷爱文学,中学时期便开始向厦门几家报社投稿,《星光日报》《华侨日报》曾刊登过他写的文章。中学毕业后,他考入浙江金华商业学校银行会计专业。虽认真学习,但最后还是因为对商务、金融毫无兴趣,于1932年转入上海沪江大学。
1936年大学毕业后,马寒冰回到厦门。1936年,他在鼓浪屿发起组织天竹文艺社,主编《天竹月刊》和厦门《华侨日报》的《天竹》文艺副刊。其间,刊发了不少宣传抗日救亡的文学作品,团结了一批进步文学青年,对抗日文化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鲁迅逝世后,马寒冰参与发起厦门纪念鲁迅活动,为1936年11月29日举行厦门文化界追悼鲁迅大会筹委会12位委员之一。大会通过的致鲁迅家属的唁电就是由他起草拍发,大会决议也由他和高云览、郑书祥送交厦门市政府当局。会后,他还写了《伟大的民众祭》一文,1937年被收进《鲁迅先生纪念集》。1937年12月30日,他与时任《星光日报》记者的赵家欣等一起,接待了从日本经中国台湾抵厦门的郁达夫,并陪郁达夫游览鼓浪屿日光岩,由此也可以看出年轻的他在厦门文化界的影响力,
马寒冰故居
缅甸办报 领侨抗日
1937年5月,马寒冰应缅甸《仰光日报》之聘,回到南洋,担任《仰光日报》副刊编辑,编务之余撰写评论,也进行文学创作。他在后来的文章中回忆,当时缅甸海关职员“几乎全部是英国人,这些人用一双双虎视眈眈的眼睛,注视着每个旅客,特别是从中国去的人,他们翻箱倒柜地搜索所谓‘漏税’货物,实际上只要他们看上眼的东西,不是公开索取,就是悄悄地偷走……”
来到缅甸次月,日本就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马寒冰的爱国进步思想进一步被激发,创作了不少抨击当局、声援华侨的文章。不久,因撰文抨击缅甸英国殖民当局欺侮华侨,引起英国殖民当局震怒,逼报社将之解雇。但他也因勇于维护华侨利益而名声大振。由中共早期共产党人林环岛参与创办的《兴商日报》,立即向他伸出橄榄枝,聘他为总编辑。
马寒冰到缅甸后,积极投入当地华侨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5月,他参与促成了缅甸华侨文艺界抗日救国后援会成立。该会后改名为“缅甸华侨文艺界救亡协会”,不久又再改名为“缅甸华侨文艺界抗日救亡联合会”。在这个抗日文化团体内,马寒冰主要负责宣传工作。同时,他还参与促成了缅甸华侨救灾总会的成立。除了亲自撰写抗日文章外,他还组织采编力量,撰写抗日文章,采访报道缅甸各地华侨支持祖国抗战的消息。同时,他还经常出席华侨举办的抗日活动,登台演讲,号召华侨捐款捐物或直接回国参加抗战。
“七·七”抗战爆发后,马寒冰一面在缅甸文艺界成立的抗敌救国后援会承担宣传任务,一面发动戏剧界义演筹募救国捐。祖国兴亡、民族仇恨,促使他决心回国参加抗战。1938年初,马寒冰历经重重困难,毅然回国,经香港、广州,到达了汉口,经董必武介绍到了陕北,随即进入陕北公学。由于他的表现,很快就在陕北公学入了党。
投笔从戎 南征建功
“半年前他还在仰光的写字间里‘爬格子’,转眼……他已经是抗日大本营里的一名共产党员了。” 开国少将熊晃在文章中记述,马寒冰不仅抛弃了缅甸的报社要职,还毅然决然地返回祖国,奔赴延安,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洪流,这件事本身就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因而延安各界对寒冰其人报以青睐也就不足为奇”。就这样,马寒冰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从爱国主义者到共产主义战士的历史性飞跃。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马寒冰急切希望在战斗一线证明自己,“接二连三地向组织提出申请,到敌人后方去,到抗日战场去,去经受战火的洗礼”。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他南征北战,足迹遍布晋察冀、广东、新疆等地,解放后才回到祖地故乡。但这里给予他的精神养分和多样才华,让他在众多岗位上作出不可取代的贡献。
1938年春,马寒冰从陕北公学毕业后,担任陕北公学政治部宣传科干事。由于他会英语,后调入八路军卫生部,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巡回太行、晋察豫、晋察冀、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抢救伤员,为抗日军民治病。接着,又任卫生部秘书主任,后调入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担任野战医院院长。
凭借无可挑剔的英语水平和会话能力,马寒冰不仅陪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出入晋察冀抗日战场,还在国共和谈期间,随同王震到武汉参加由国共和美国三方组成的联合军事调处小组工作。熊晃回忆,当时马寒冰“充分发挥精通外语的优势,在美方代表、中外记者与进步文化人之间广交朋友,宣传我党和谈的诚意和正确主张,揭露和批驳国民党假和平真备战的虚伪面目”。
1944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由第三五九旅为主力组成了以王震同志任司令员、王首道同志任政治委员的八路军南下支队,全称“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执行南下作战、开辟新根据地的战略任务。马寒冰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同时担任南下支队司令员王震的秘书,期间还曾担任干部大队大队长。他与战友们一起,由延安出发,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省,部队长途跋涉,英勇转战,跨越半个中国,到1945年8月抵达广东省北部地区,执行在华南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在进军途中,他们战胜了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围追堵截,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克服了严寒酷暑和饥饿病伤等困难,行程两万余里,先后突破敌人100多条封锁线,进行大小战斗300余次,于1946年秋胜利返回延安,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被誉为“第二次长征”。
激战吕梁 保卫延安
国共和谈期间,马寒冰又随同王震到武汉,参加国、共、美三方组成的联合军事调处小组工作,他利用这个合法身份,加上熟练的英语,在美方和中外记者、进步文化人士中广交朋友,宣传我党主张,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后来,他撤回晋察冀边区,曾在《晋察冀日报》编辑部当过副部长。待三五九旅完成中原突围返回延安转入吕梁山地区后,他又回到三五九旅。三五九旅发展成为晋盛军区野战第二纵队时,马寒冰担任纵队后勤部副部长,随部先后参加吕梁战役和汾孝战役。
1947年春,马寒冰随部从晋绥回师陕北,参加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战斗,与兄弟部队一起取得了陕北三战三捷,继而展开陇东三边战役和榆林、沙家店等战役,粉碎了国民营军队的进攻,使西北战场的局面发生了根本转变。之后,他随部参加和参与指挥西北战场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一系列重要战役战斗,出生入死,屡建奇功。
戍守新疆 文化主官
1949年,王震担任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马寒冰任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解放大西北之战。
1949年冬,马寒冰作为和平解放新疆的先遣官,为我党我军进疆做准备工作。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新疆军区宣传部部长兼文化部部长,新疆省政府文化处副处长,新疆省文联副主任,还曾任外交部驻疆特派员。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这首脍炙人口、流传深广的《新疆好》,唱响了新疆解放后民族大团结的先声。而这首歌的作词者,正是马寒冰。在新疆,马寒冰还创作了大批反映新疆建设和民族团结的文学作品。他创办了新疆第一家定期文学刊物《新疆部队文艺》,并组织开展维吾尔古典音乐套曲《十二姆卡木》的抢救、搜集整理工作。
马寒冰革命军人证明书
调往总政 主管文艺
1953年年初,马寒冰调往北京,担任总政治部文化部编审出版处处长、文艺处第三处长、《解放军战士》主编,筹备出版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同时担任部分外交接待任务。
1950年初,他到莫斯科参加了联合开发新疆石油、有色金属等矿藏的中苏谈判。此后,他还率领中国艺术团出访西亚、北非、中东的许多国家。当时埃塞俄比亚尚未与我国建交,他率歌舞团进人皇宫,与老皇帝赛拉西对话,赞颂老皇帝“二战”中抗击法西斯的功绩,解除了老皇帝由于派兵到朝鲜与我们作战的疑虑,为中埃建交起了积极作用。熊晃对此评价:“如果把中美建交前乒乓球队互访叫作‘乒乓外交’,那么把马寒冰的出访中东叫作‘歌舞外交’也不为过。”
马寒冰有不少佳作传世,如歌曲《新疆好》《戈壁滩上盖花园》《我骑马儿过草原》《解放军同志 请你停一停》《尼罗河之歌》《边疆战士大合唱》,纪实文学《王震南征记》《中原突围》等。
1957年6月28日,年仅41岁的马寒冰不幸逝世。直到去世前的1954年,马寒冰因公出差福州,才难得回乡探望年迈的母亲。“长辈经常跟我说起那天的盛况——马寒冰直接坐船到马銮湾古渡口,下船后老百姓夹道欢迎,进村时还放起了鞭炮。”马寒冰的外甥曾荣辉回忆,这是马寒冰最后一次回到故乡,但足可见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1986年6月22日,由解放军总政治部重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并立碑为志。王震、邓力群及其生前老同事、老战友和亲属等参加了揭碑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恩茂盛赞他:“是为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与工农兵融合在一起的、满腔热情的、多才多艺的爱国华侨、革命知识分子、共产主义战士、名记者和作家。”王震亲自为《马寒冰文集》题写了书名。
马寒冰夫人为评剧名角张玉兰,曾任新疆剧协理事及主席团成员。1953年调中国评剧院工作后,张玉兰主演过《月亮弯村》《秦香莲·闯宫》《杨乃武与小白菜》《恩与仇》《祥林嫂》《李双双》《三里湾》《酸儿辣女》等,曾任中国评剧院一团团长,1992年任中国评剧院百花团名誉团长,2003年在北京去世。
文章来源:《共和国归侨》,刘琳,中国华侨出版社,2020年;
《马寒冰:红色侨乡孕育的革命传奇》周思明 盖宣忠,刊于《福建日报》2021年4月8日;
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海峡导报 海沧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