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返回鹭风报首页

父子侨领 世纪传奇——庄希泉、庄炎林

发布时间:2021-12-31作者:本报记者 林希来源:点击量:53677鹭风报1544期03版 人物

       庄希泉(1888—1988)祖籍福建安溪,出生于厦门。新加坡归侨革命者,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副主席,中侨委副主任,全国侨联第一届代主席、第二届主席。

03-1.jpg

庄希泉

       庄炎林(1921-2020),出生于上海,新加坡归侨。1937年参加上海童子军抗日战时服务团。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广西大学党支部书记,广西桂林市工委书记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任上海各界人民团体联合会秘书处负责人和上海人民报社总编辑等。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福建团省委书记,闽江水电工程局党委第一书记、南平地委书记,福建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等。文革后,先后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办公厅主任、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中国侨联副主席、主席,是政协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03-4.jpg

庄炎林



庄希泉

在南洋反帝爱国

       庄希泉的祖父庄登山,19世纪中叶举家从安溪逃荒至厦门,有了积累后就经营小生意。庄希泉幼年在厦门读私塾,12岁时被父亲送入日本人在厦门开办的东亚书院。1906年,庄希泉随父赴沪,在自家的庄春成上海分号任出纳,1910年继任该店经理。

       当时上海是反清革命志士云集之地,漳泉会馆是福建革命人士聚会场所,庄希泉结识了前清举人沈缦云等人,接受革命思想,同情和向往革命。他积极参加上海军政府筹饷,并加入中国同盟会。1913年5月,庄希泉应聘出任中华实业银行南洋总分行协理。1915年,庄希泉与老同盟会员陈楚楠等在新加坡合股创办中华国货公司并担任该公司经理。1917年,他与北京女师毕业生、苏州籍的余佩皋一起,创办南洋女子师范学校(今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前身),任该校董事长。

       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国内反帝爱国斗争日益高涨。这时旅居新加坡的庄希泉、余佩皋也率领南洋女校师生们走上街头,声援国内的反日爱国运动。1920年5月英国殖民政府当局颁布了《海峡殖民地教育条例》,为新马广大华人所反对,庄希泉与陈寿民、张国基等人联合组织“华侨学务维持处”,在华侨各界人士中发起“争人格,反苛政”的签名请愿运动。庄希泉被推选为三位请愿代表之一。事后,殖民地当局秘密绑架了庄希泉,拘禁50多天后于1921年初把他“永远驱逐出境”。


回厦门办厦南女师

       1922年庄希泉从上海回到厦门,在海外华侨资助下创办厦南女子师范学校(后改名为“厦南女子中学”)。当年庄希泉任学校董事长,夫人余佩皋任校长。夫妻二人同心尽力,把女师办得生气勃勃。他们还合撰《南洋英属教育之危机》一书,呼吁应对东南亚的华文教育予以重视。

       1925年,庄希泉在厦门加入国民党并任福建省临时党部执行委员。“五卅”运动期间,他根据中央党部指示,及时组织“厦门国民外交后援会”,动员罢工、抵制日货,被日本驻厦领事署强行逮捕。厦门80多个团体联名出面交涉仍旧无效,日方要庄希泉出具悔过书并声明退出外交后援会,否则将押送台湾严办。被押上船赴台湾那日,厦门数千群众自动到码头送行。

       庄希泉拒绝妥协,遂被关押在台湾监狱达9个月之久,受尽折磨,后经亲友营救获释,但只准在台湾和日本居住,不准回中国大陆。他一再申明自己是中国人,而非因他父亲庄有理日台籍身份使他自然具有日侨身份。1927年他在赴南洋途中经上海时,摆脱日本政府的控制,并在《新闻报》上发表“我是中国人并非日本侨民”的声明。


为抗日救亡运动尽心尽力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右派进行“清党”,庄希泉因与中共有过联系,不为所容,不得不又流亡菲律宾。1932年淞沪抗战期间,他组织募捐了大批食物和药品支援十九路军将士。1933年他与王雨亭在马尼拉创办《前驱日报》,任经理兼编辑,在华侨中宣传反蒋抗日。同时他们又合作经营中华影片公司,组织放映苏联影片《夏伯阳》等。1934年夏,庄希泉从菲律宾回厦省亲,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并欲加以杀害,后由日本领事出面交涉予以引渡,经多方营救获释,庄希泉即离开厦门。同年,奔波革命、积劳成疾的余佩皋英年早逝,庄希泉痛失伴侣,少年庄炎林永失母爱。

       1938年庄希泉移居香港,主持福建抗日救亡同志会,任香港福建同乡会常务委员,并倡办建光学校和立华女子中学,收容大陆逃港难童,还协助台湾革命同盟出版《战时日本》杂志,为抗日救亡运动尽心尽力,直至香港沦陷。


变卖家产支持革命

       在中共南方局的安排下,庄希泉转移到广西桂林,并在柳州等地组织闽台协会和闽台建设协进会。为了支援中共广西省工委经费,庄希泉决定变卖在港全部家产。庄希泉父子等7人跋山涉水,走了10多天才到澳门,庄希泉留在澳门,庄炎林等进入香港,把20多箱家产设法搬运出来变卖,所得悉数捐献给中共广西省工委,而他们一家人一日三餐仅以稀饭咸菜充饥。

       抗战胜利后,庄希泉再次南渡新加坡,任捷通行经理,经营出口贸易及发行苏联影片,并继任南洋女中董事长。1947年,他在香港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兼任香港工商委员会委员。

03-2.jpg庄希泉(左)与陈嘉庚(中)及庄明理(右)在中南海漫步畅谈

94岁新党员终生为侨

       1949年10月中旬,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成立,任命庄希泉为副主任委员。

       庄希泉不负众望。他和何香凝、廖承志、陈嘉庚、方方一道,协助中央制定一系列侨务政策。在接待侨胞来访、组团出国、安置归侨、发展侨乡生产、加强侨胞团结和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56年,全国华侨联合会在京成立,陈嘉庚出任主席,庄希泉被推选为副主席。1957年“反右”扩大化时,中侨委不少干部受到错误批判,他挺身而出,为其中一些人辩护,使他们免于或减轻处分。文化大革命中,庄希泉被抄家,处境艰难,但他关心的是其他干部的安全。有一次造反派要他写一份诬蔑领导人的材料,庄希泉当面严词拒绝。

      1978年3月,庄希泉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同年,被选为第二届全国侨联主席。当时他已90高龄,仍不顾年迈体弱,在侨务界的拨乱反正、侨乡的文明建设、侨联组织的恢复和发展等方面,倾尽心血。1981年,他任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勉励中国侨史学者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侨史著作,让世人了解华侨。

       1982年,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发表后,庄希泉在接待海外同胞时,多次寄言海外亲朋,希望共同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努力。同年,庄希泉以94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94岁的新党员,这在党的历史上是没有前例的。

       1983年以后,庄希泉继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侨联名誉主席。他还任过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以及华侨大学董事长。

       1988年5月,庄希泉因病在京逝世,终年100岁。

03-3.jpg

庄希泉在入党时宣誓



庄炎林

南下解放福建省

庄炎林1921年生于上海。曾就读厦门双十中学,后侨居新加坡、马来亚。1935年回国,1937年参加上海抗日战争战时服务团。1938年在桂林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广西省委干训班党支部副书记、广西大学党支部书记、省委交通联络员、柳州地区负责人、桂林市委书记等职。

       抗日战争期间,庄炎林在广西、广东搞地下工作,参加游击战争。1942年香港沦陷,庄希泉从香港转移到广西,以华侨身份掩护地下党开展工作。当时广西地下党遭破坏,经费陷入困境。庄希泉、庄炎林父子即变卖香港家产捐作党的经费。

       抗战胜利后,庄炎林由党组织调任上海《华侨通讯社》记者、上海《经济周报》编辑、“上海各界人民团体联合会”秘书处负责人和地下党报《上海人民报》总编辑。

       上海解放后,庄炎林受福建省委书记张鼎丞之命,任解放军华东军区上海知识青年随军南下服务团招生办主任,负责招收上海知识青年,选拔2500人组成南下服务团,随军南下解放福建。建国后,他历任福建省青年联合会主席、团省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文教部、宣传部副部长,闽江水电工程局党委第一书记、南平地委书记,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等职,曾两度到晋江县任县委第一书记、县革委会主任,为福建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庄炎林遭到严酷的打击迫害。1970年被下放到闽北山区邵武县朱坊公社山下大队劳动。他曾先后负责生产队、大队工作,后任农场党委书记、场长,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1972年调晋江县主持工作。

       1974年,庄炎林调对外经济联络部,被派任中国驻坦桑尼亚经济代表,负责我国援建的坦赞铁路等几十个项目,援建人员最多达1.6万人。因环境艰苦,疾病流行,我援建人员中有近百人献出宝贵的生命。庄炎林带领一批批援外人员,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历经3年多时间,坚持到胜利完成任务才回国复命。


建饭店开创新局面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庄炎林任刚成立的中国旅游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为了摆脱困境,开创旅游事业的新局面,党中央、国务院成立了由副总理谷牧、陈慕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为组长的“利用侨资、外资建设旅游饭店领导小组”,庄炎林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具体负责这项工作。

       出生于华侨家庭且在华侨华人中颇有威望的庄炎林,很快找到一个理想的投资者——美籍华人建筑师陈宣运,在美国开设建筑师事务所并拥有4家旅游饭店。1982年4月,饭店经历重重曲折建成开业。建国饭店营业不到5年,即提前全部还清2000万美元的本息,10年所创利税为7.8个建国饭店的投资。1984年国务院发文要求全国的旅游饭店学习建国饭店的经营管理经验。后经庄炎林洽谈,又由世界船王、香港著名实业家包玉刚捐资1000万美元,在北京兴建一家现代化的旅游饭店“兆龙饭店”,并由邓小平题字与开业剪彩。

08-3.jpg庄炎林作为奥运圣火火炬手参加厦门市传递活动

联侨架桥志弥坚

       1981年,庄炎林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兼中国旅行社总社社长,1988年调任全国侨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他出身华侨家庭,曾侨居海外,又长期在侨务部门工作,与“侨”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侨”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对归侨、侨眷和侨胞怀有深厚感情,满腔热情为侨服务,深受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崇敬、爱戴。1989年12月,在全国侨代会上,庄炎林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侨联主席。

       庄炎林强调各级侨联组织要了解侨情,认真为侨服务,要健全机构,艰苦创业,兴办实体,广泛联系,积极服务,多作贡献,使侨联成为广大群众信赖的“归侨侨眷之家”和“侨胞之家”。

       离休后,庄炎林仍然离而不休。2017年在安溪举办第十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时,庄炎林已是96岁高龄,仍然回乡参加,并作诗《贺安溪》在开幕式上吟诵,赢得与会海内外乡亲的阵阵热烈掌声。诗作以“安溪名茶”冠头:“安居乐业美茶乡,溪水长流奔小康;名闻四海铁观音,茶都腾飞进百强。”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总共举办十届,他参加七届,能出席这么多届的安溪人是很少的。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时,他都赶去参加了。

       “冷暖沉浮皆为勉,永爱中华志弥坚”的庄炎林,把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化作竭智尽力架设“金桥”的实际行动,忙碌奔波于拓宽与华侨华人联络的渠道。他曾于1992年精心策划并成功地在华夏大地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华侨华人龙舟赛”。

       庄炎林热爱运动。他年过花甲后还发起和亲自参加“铁人三项马拉松比赛”、“横渡琼州海峡”等大型超强体力的运动。庄炎林是参赛中完成全程年龄最大的选手,被誉为“中华第一老铁人”。2008年,庄炎林被选拔为北京奥运火炬手,在厦门代表支持申办北京奥运的华侨华人传递奥运圣火。

       庄炎林从上世纪90年代起,写了养生之道《六六赠言》等,印成名片赠送亲友,很受欢迎。这折叠的名片共有8页,内容丰富多彩,有人生感悟、健身赠言、人生祝愿等,且时常更新,给了许多人启发和鼓励。

      《六六赠言》内容是:“世事六然:凡事有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经沧桑悟然。人生六是:权力是一时的,财富是后人的,健康是自己的,知识是有用的,情谊是珍贵的,声誉是长远的。身心六炼:认识修炼意义,进行修炼实践,养成修炼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不断磨炼意志,获得修炼成果。人品六为:大公无私为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善人,先人后己为良人,公私兼顾为常人,损公肥私为罪人。行为六利:有利国家,有利民族,有利人民,有利社会,有利集体,有利个人。为人六乐:进取有乐,知足常乐,先苦后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与众同乐。”

       耄耋之年的庄炎林,依然天南海北四处奔波,为振兴中华再作奉献。他走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行程几十万公里,大大增强了海内外侨胞对伟大祖(籍)国的深厚感情和紧密联系。

       庄炎林是一位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在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他作为侨界的抗战老兵,荣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颁发并戴上纪念章。

       2020年7月27日,庄炎林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参考书目:

《联侨兴华架金桥——记中国侨联第四届主席庄炎林先生》 陈克振;

《厦门人物海外篇》鹭江出版社 郭瑞明;

《安溪方志通讯<人物志>专辑》1992年 安溪县志工作委员会编



下载鹭风报1544期03版 人物
相关新闻

要闻|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副刊|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