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返回鹭风报首页

走进“世界文化遗产” 观礼华侨名人故居 ——漫步思明区鼓浪屿街道

发布时间:2024-12-24作者:林硕/整理来源:点击量:47鹭风报1691期04-05版 鹭岛·侨乡故事 文化路线 专题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唱不尽骨肉情长。”《鼓浪屿之波》是厦门的一首“城市之歌”,在厦门随处可闻。作为一支思乡曲,描绘了台湾同胞盼归团圆之意,也唱出了海外侨胞浓浓思乡之情。

    鼓浪屿与厦门岛隔海相望,鼓浪屿街道辖区范围即鼓浪屿岛屿范围,面积1.88平方公里。这座小岛是习近平主席口中的“女王皇冠上的宝石”, 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1000多万人次。它的耀目,来自东西方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其社区建筑一百多年来由外国人、本地居民及华侨群体共同营建,有“国际花园”之美誉。 

    2017年,“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这也是中国首个明确将社区作为核心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当市民、游客登上鼓浪屿,来一次“世界文化遗产city walk”,甚或在岛上的酒店、民宿小住,就能看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优雅的万国建筑,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这是一百多年来西方建筑文化、华侨建筑智慧与自然环境融合的结晶。


鼓浪屿街道游览路线

04-2.jpg

★林氏府→★容谷别墅(李清泉别墅)→★黄荣远堂→★海天堂构→★毓园(林巧稚故居)→★廖氏旧宅(林语堂故居)→★李家庄→★黄家花园→★西林、瞰青别墅→★黄赐敏别墅(金瓜楼)→★林文庆故居→★观彩楼、春草堂→★番婆楼→★杨家园→★八卦楼


        20世纪20年代起,在福建、台湾的富商及闽籍华侨移居鼓浪屿的热潮中,鼓浪屿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土壤中发展出特有的“厦门装饰风格”,呈现在华侨洋楼、华侨家族宅园、富商私家园林中,成为 “万国建筑群”中华丽而珍贵的存在。有数据统计,仅1920年至1930年间,岛上由华侨组织建造的住宅就达1200余栋(据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网)。


林氏府

        鼓浪屿上有“十大别墅”,它们分别是:八卦楼、黄家花园、海天堂构、黄荣远堂、容谷别墅、林氏府、金瓜楼、番婆楼、杨家园、汇丰银行公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很多台湾商人不愿意被日本殖民,于是回归大陆居住,部分选择了鼓浪屿。他们财力雄厚,在鼓浪屿上建造了很多别墅,借鉴了传统和欧式的双重风格。

       林氏府是台湾板桥林氏家族在鼓浪屿的故居,俗称“府内”。它在老一辈鼓浪屿人心中的地位,有如故宫之于北京。清末民初,林氏家族号称东南第一名门望族,至今游人如织的台北板桥别墅景区和厦门菽庄花园景区皆为林氏产业。

       鹿礁路13号到15号有三幢别墅:一幢叫大楼,系1895年以前英国船长的别墅,英式,1895年林维源举家迁往鼓浪屿时购买;一幢叫小楼,系林维源到鼓浪屿后所建,西班牙式;最出名的一幢叫八角楼,是林尔嘉于1915年建的巴洛克式五层别墅,他居住在林氏府40多年。

        八角楼近年来修建成为林氏府公馆酒店及林氏府家族博览馆。在“林氏家族博物馆”内,保持了林氏府内部原有的风貌。如今林氏府公馆酒店正在进行改造。

04-19.JPG

龙头路149号,外表是精致华美的巴洛克装饰

04-18.jpg

林氏府


容谷别墅(李清泉别墅)

       容谷别墅位于旗山路7号,建于1926年,系菲律宾木材大王、华侨李清泉的住宅,又称李清泉别墅。

       李清泉是东南亚名动一时的木材大王,也是一位著名爱国侨领。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致函陈嘉庚,倡导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1938年10月10日,新加坡召开了南洋各埠代表大会,大会决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并制定了筹赈行动计划,推举陈嘉庚为总会主席,李清泉、庄西言为副主席。“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筹款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抗日战争。

容谷别墅主楼

容谷别墅内的中式小亭


黄荣远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并不太平,很多下南洋的闽南华侨希望回国,但哪里才是安全的呢?领事馆林立的鼓浪屿自然成了一种选择。

       黄荣远堂位于福建路32号,建于1920年。此处原为菲律宾华侨施光从的产业,1931年施氏家族迁走,后经林尔嘉引荐,将别墅转让给法属越南归国华侨黄仲训家族。黄仲训是越南华人首富黄文华的儿子,著名地产商人,其注册经营的公司名号是“黄荣远”,此建筑因此得名。 

        黄仲训儿时就在厦门生活,1901年远赴越南协助其父黄文华经营地产生意。1918年,黄文华遣子携资120万银元,回厦门创办“黄荣远堂房地产公司”,在厦鼓两岸大兴房产。资料显示,其公司在鼓浪屿上前前后后建了54幢共1.7万平方米的洋房。

       黄荣远堂内曾拍摄过《夜半歌声》《金粉世家》等著名影视剧作品。

04-23.JPG

黄荣远堂主楼



04-11.JPG

圣诞节临近,华侨老别墅换上新装饰

04-14.JPG

褚家园主楼


海天堂构

      海天堂构位于福建路38号,建于1921年,是鼓浪屿上唯一按照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别墅建筑群,为菲律宾华侨黄秀烺和黄念忆购买自租界洋人俱乐部原址改建而成。建筑群以中楼最为独特,“是宫非宫胜似宫,亦殿非殿赛过殿;不中不洋不寻常,中西结合更耐看。”这在鼓浪屿也是独一无二的。

       黄秀烺少年时随二兄经商,不久南渡菲律宾谋生,历经二十多年奋斗,遂成巨富。1899年,黄秀烺回国定居于厦门鼓浪屿。他投资5万银元,在厦门开设“炳记”商行,以信用笃著,获利甚丰。海天堂构有“以天为盖,以海为席”之意,书法家曾熙为其特别作一对联“鹿礁千顷,海天堂构”。

       现在海天堂构的主体建筑改造成了鼓浪屿建筑艺术博物馆,还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传统的南音表演和木偶表演。门楼左侧的欧式建筑被开发成书店和咖啡馆。

04-25.JPG

海天堂构门额

04-24.JPG

海天堂构

廖氏旧宅(林语堂故居)

       从马约翰纪念广场进入漳州路,路北的一条深巷内建有廖氏旧宅。两座建筑都是建于19 世纪 50 年代的殖民地外廊式洋人住宅,后来被闽籍华侨实业家廖悦发购买。

        廖悦发祖籍福建,年轻时跟随大哥廖清霞在印尼造船、经营土产,完成了财富原始积累。20世纪初,廖悦发回国,在厦门投资钱庄、码头、酱油厂等产业,成为知名实业家。廖悦发和大哥廖清霞、弟弟廖天赐在鼓浪屿购买房产后,邀请族人共同居住。

       廖悦发的二女儿廖翠凤,1919 年与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结为伉俪,婚房就在西侧建筑内。婚后不久,林语堂就带着妻子出国留学。林语堂曾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任教,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北侧的建筑二层高,入口在首层中间的券洞内,书写着“立人斋”的牌匾,可见廖家家风严格,重视教育,其子弟在各行各业都有所建树。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殷承宗,首创“咽音练声法”的著名声乐家林俊卿,都是廖清霞的外孙;著名骨科生物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是廖天赐的长孙女廖素琴的儿子。

       钟南山院士的母亲廖月琴,是廖天赐的二孙女,广东省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亦是华侨后代。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也是厦门人,是中国现代临床儿科学先驱。钟南山对儿时在鼓浪屿度过的时光如数家珍:“过了70多年了,我还记得外婆家五香肉的味道,还有舅舅(医生廖永廉)带我去沙滩游泳的情景。我在鼓浪屿最长曾待了三个月。”

04-30.JPG

廖氏旧宅

04-32.jpg

晚年的林语堂和廖翠凤  

来源:《林语堂:爱情由结婚开始》


04-13.JPG

陈家园后侧

毓园(林巧稚故居)

       “毓”通“育”,育人也。毓园(林巧稚纪念馆、林巧稚故居)位于复兴路。林巧稚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妇产科医院院长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林巧稚一生未曾婚育,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个婴儿,其中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她被称为 “万婴之母”。

       1901年,林巧稚出生在鼓浪屿一个南洋归侨之家。1932年,林巧稚前往英国伦敦妇产科医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1939年,又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读研。1940年,林巧稚被美国聘请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同年回国,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

       林巧稚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奉献一生。1983年,林巧稚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按照遗嘱,骨灰撒在了故乡——鼓浪屿周围的海面上。1984年,鼓浪屿建造了毓园,邓颖超在这里亲手植下了两株南洋杉,以象征林巧稚高洁的品格。

04-29.jpg

毓园一角

04-28.jpg

林巧稚纪念馆


李家庄

       李家庄紧邻廖氏旧宅,主体采用清水红砖密缝砌筑,拱心石、柱顶石、分层线、勒脚廊沿则采用厦门花岗岩制作,与红砖巧妙结合。李家庄建成于1930年,曾是李清泉供父亲李昭以和叔叔李昭北颐养天年的住所,可见其一片孝心和过人财力。

       在厦门开始市政建设的时期,李昭以和李昭北出了不少力,他们在厦门成立了“李民兴置业公司”,投资参与到鹭江道填海筑堤工程和城市房地产的建设之中,推进了市政建设的进程。

       李清泉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曾和黄奕住、薛敏志等人合资,创办中兴银行,又投资福建造纸厂,之后又出资为厦门修建鹭江堤岸和码头,投资兴建十余座商业大厦……其妻子颜敕也常常同其一起回馈社会,二人曾多次捐款赈灾,支持革命,投身抗日。直至临终前,李清泉仍心系公益事业,留下遗言:“将10万美元遗产捐给祖国抚养难童”。

       李氏一家对于厦门建设影响深远,李家庄记录下的正是这一段难忘的华侨先辈回忆。

04-34.JPG

李家庄

04-33.JPG

李家庄主楼


黄家花园

       黄家花园别墅,位于晃岩路27号,原属英商德记洋行。别墅建于1918年至1923年间,是华侨商人黄弈住的私家住宅。花园共三座建筑,曾有“中国第一别墅”的美誉。

       黄奕住早年间以剃头为生,外号“剃头住”,因避祸逃到厦门,又下南洋到印尼,多年打拼后成为印尼糖王。黄奕住是知名慈善家和爱国人士,先后对新加坡华侨中学、中国厦门大学、广东岭南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倡捐巨资,累数十余万金。”

       归国后黄奕住与兄弟黄奕伦、长子黄钦书、银行家胡笔江等创办了中南银行,厦门自来水公司,厦门电话公司,黄聚德堂房地产公司,收购了“厦门德律风公司”和日商的“川北电话公司”,大兴实业,推动厦门城市发展。

       如今已改造成别墅酒店,游客也可入住,感受一场南洋旧梦。

06-9.JPG

黄家花园

西林、瞰青别墅

       在地势峻峭的日光岩北麓,有瞰青别墅和西林别墅,主人为越南华侨黄仲训。率先落成的瞰青别墅建于1918年,别墅东侧建有“厚芳兰馆”,以纪念其父在越南创业维艰的奋斗历程。

       1927年,黄仲训又在瞰青别墅旁、日光岩西北侧,建成一幢更大的洋房,命名为西林别墅,约1932年落成。据说这座别墅是由黄仲训从菲律宾带回设计图纸,请上海建筑队伍施工修建而成。

       百年之间,瞰青别墅与西林别墅的用途几经变换。1962年,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之际,西林别墅改作厦门郑成功纪念馆,沿用至今。而瞰青别墅则长期作为郑成功纪念馆的资料室。

       瞰青、西林两座别墅是黄荣远堂建筑公司出品的代表作,其选址可谓是匠心独具,别墅与日光岩近乎完美地融为一体,房前屋后皆是天然的岩石景观。瞰青别墅前门门柱上刻有一副黄仲训自题的对联:“出没波涛三万里,笑谈古今几千年”,恰恰是其一生缩影。

06-13.jpg

西林别墅   鼓浪屿管委会/图

06-11.jpg

瞰青别墅   鼓浪屿管委会/图



黄赐敏别墅(金瓜楼)

       黄赐敏别墅位于泉州路99号,建成于1922年,因楼顶独特的仿拜占庭风格金瓜造型,也被称为“金瓜楼”。19世纪20年代,菲律宾华侨商人黄赐敏归乡后,花4万银元将它买下,并举家搬迁来此定居。

       金瓜造型,蕴含中国“瓜络绵延”的祈福之意。而黄赐敏共有八儿二女,儿孙遍布20余个国家和地区,正应了“瓜络绵延,吉祥富贵”的愿景。

       建筑全部的梁、柱、楣、檐、板、角均以花卉、禽鸟等动植物浮雕作为装饰,富有乡土气息,而窗户则采用了欧式百叶窗,符合了民国时期本地侨商中西结合的审美取向和乡土情结。

06-24.jpg

黄赐敏别墅(金瓜楼)


林文庆故居

        在鼓浪屿笔架山顶,有一幢于1926年依地形而建的欧式别墅,就是“林文庆别墅”。屋顶平台可纳凉、散步、会客、养花、观景,置身此处便可远眺厦门虎头山、鸿山美景。

       林文庆先生被誉为“海峡华人三杰”之一。1906年,林文庆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大总统孙中山的机要秘书兼医官,翌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卫生部总监,1916 年又出任外交部顾问。1921年应陈嘉庚之邀,林文庆出任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任厦大校长的16年间,经过他不懈的努力和推动,校内设施、院系组织、课程设置以及教授的延聘等事宜逐渐完善,形成完整体系,将厦大打造成享誉海内外的名校,奠定了厦大的百年根基。

       1926年别墅建成之后,林文庆一家一直居住于此,在此期间,他还曾兼任鼓浪屿医院院长。1957年,林文庆在新加坡逝世,将遗产的五分之三捐给厦门大学,而林文庆别墅也在捐赠之列。

06-23.jpg

林文庆故居


观彩楼、春草堂

       观彩楼建于1931年,别名书笔楼。因在顶楼能观赏到美丽的夕阳彩霞而得名。观彩楼的承建者是鼓浪屿的知名营造商、华侨许春草。他在建了这幢别墅之后,也在对面建了自家的别墅“春草堂”。

       春草堂建于1933年,这座两层建筑为砖石木混合结构,平面中轴对称。春草堂的后面,是许氏家族亲戚的另一幢老别墅,那里面走出了鼓浪屿三位钢琴大师许斐平、许斐星和许兴艾。

06-19.jpg

观彩楼

06-20.jpg

春草堂


番婆楼

       番婆楼位于安海路36号,为二层密缝红砖圆拱回廊式建筑。建筑有着鼓浪屿最高最大的门楼,以洛可可风格雕花铁饰作装饰的大门上,前后各有一个“福”字。

       老厦门人常开玩笑说:老婆饼里没“老婆”,番婆楼里住的也不是真“番婆”。建筑是1927年由菲律宾华侨许经权,为尽对母亲蔡究的孝道而建。蔡究在菲律宾水土不服、语言不通,要回国居住,许经权于是在鼓浪屿建楼。蔡究时常穿儿女们送的衣衫,佩戴儿女们买的金银首饰,珠光宝气俨然南洋富婆,街坊邻居称其为“番婆”,楼也就叫“番婆楼”。

06-21.jpg

番婆楼


杨家园

       在安海路和鼓声路的拐角,有一片风格统一、颇具气势的清水红砖建筑,就是杨家园。1913年前后,旅菲华侨杨氏三兄弟来到鼓浪屿,向英国长老会购得旧房,拆旧建新,建造了四栋欧式别墅,统称为“杨家园”,全家迁至鼓浪屿定居。

       据杨家后人解释,杨氏家族修建杨家园的初衷,正是兄弟几个虽各自相对独立,但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维护“一家人”的传统观念。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发迹后的杨家人秉承了南洋华侨爱国爱乡的传统。杨仲懿的儿子杨启泰,积极投身社会活动,为了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局面,他和众多华侨一起,持续地为国家的建设出钱出力。抗日战争期间,杨启泰和李清泉带头各出资捐献了一架战斗机,引领菲律宾侨界踊跃捐款,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杨家园里的“忠权楼”已被杨氏家族后人捐献给国家。正如杨忠权的孙女杨菀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如果我们卖掉房子,钱会被花光,但将它捐给国家,它会被永远保存以纪念我们的先祖。”

06-18.jpg

杨家园“忠权楼”


八卦楼

        坐落于笔架山的八卦楼,是琴岛的地标性建筑,体量和高度均为鼓浪屿别墅之最,乘船上岛,远远就能看见。

       八卦楼原主人为台湾板桥林氏的林鹤寿,与林尔嘉是堂兄弟。1895年,林鹤寿定居鼓浪屿,在水仙宫开设“建祥钱庄”,1907年投资兴建八卦楼,希望建造一座宏伟、能够赢过洋人的别墅。由于建筑规模过大,林鹤寿甚至回台湾变卖土地家产筹集资金。

       从诞生到经历日据的至暗时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重新启用……在漫长岁月里,八卦楼饱经风霜。1986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专门指示拨款,推动八卦楼的修缮工作。

       修缮一新后的八卦楼,曾作为厦门博物馆,以及“国内唯一、世界一流”的风琴博物馆。2024年,八卦楼经过近3年的再次修缮提升,与公众重逢,由过去单一展示风琴转型为展示建筑、历史、音乐,兼具游学、观光、休闲功能的综合性景点。整修后的八卦楼,见证了鼓浪屿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创新实践。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思明区委统战部、鼓浪屿管委会、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社福建分社、中国新闻社、厦门日报、厦门文旅、福建文旅、龚洁《鼓浪屿老别墅》、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等,在此一并感谢)

06-22.jpg

八卦楼


下载鹭风报1691期04-05版 鹭岛·侨乡故事 文化路线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 侨乡动态| 专题| 海外侨讯| 人物| 副刊| 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